荟萃天字罐鸡缸杯–成化斗彩婴戏图小罐

 荟萃天字罐鸡缸杯–成化斗彩婴戏图小罐

明成化年间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,古玩界有句话叫“明看成化,清看雍正”,说的就是成化瓷器在明朝各代瓷器当中是最拔尖的。2014年4月8日,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上,以2.8亿港元成交价刷新当时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。成化斗彩再次名声大噪, 成为收藏重器之佼佼者。

玫茵堂旧藏鸡缸杯
2014年苏富比春拍2.8亿成交

成化斗彩在明代就是藏家珍爱,且价值不菲。 明万历年间《神宗实录》载“神宗时尚食,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,值钱十万”,数百年来享负盛名,上至宫廷,下至民间,天下慕向。

成化斗彩鸡缸杯
台北故宫博物馆藏

鸡缸杯以新颖的造型、清新可人的装饰、精致的工艺而历受赞赏,其胎质洁白细腻,薄轻透体,白釉柔和莹润,表里如一。杯壁饰图与型体相配,疏朗而浑然有致。画面设色有釉下青花及釉上鲜红、叶绿、水绿、鹅黄、姜黄、黑等彩,运用了填彩、覆彩、染彩、点彩等技法,以青花勾线并平染湖石,以鲜红覆花朵,水绿覆叶片,鹅黄、姜黄填涂小鸡,又以红彩点鸡冠和羽翅,绿彩染坡地。施彩于浓淡之间,素雅、鲜丽兼而有之。

子母鸡图,环绘公鸡偕母鸡领幼雏觅食,其绘画率真可人,堪称神品。有史书上说,成化皇帝热衷书画,有一次他欣赏宋代人画的《子母鸡图》,看到母鸡带着几只小鸡觅食的温馨场景,非常有感触,就在这幅画上题了一首七言诗,表达了母鸡对小鸡的呵护之情,并由此萌发做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心愿。

鸡缸杯环绘图示

成化斗彩后世争相收藏仿造,还与成化皇帝与万贵妃不寻常的爱情故事有关。成化皇帝幼年由于父皇出征被俘, 叔叔得了王位,在幼年时被逐出宫门,由一位比他大十九岁的万姓宫女陪伴长大。他的童年在天差地别的环境中,胆战心惊地度过,直到父亲夺回王位,恢复其太子的地位。而自始至终,他对万宫女的依恋未曾减少,登基后即封万宫女为皇妃,万宫女成了万贵妃,入住昭德宫。为博取万贵妃的欢心,成化帝即令瓷工,制造万贵妃喜用的瓷器, 将子母鸡图,婴戏图等温馨画面绘于瓷器上,以此收藏童年珍贵的记忆和恩情。

昭德宫珍藏青花婴戏小碗

天字罐是成化斗彩另一著名品种,罐底写“天”字为款。天字罐为皇帝御用之物,据说是成化首创, 完整器目前全世界仅存11件,比鸡缸杯存世量还少。天字罐底款,写成“天”字有多种猜测,一种说法是来自《千字文》开篇“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”!故宫博物馆收藏“斗彩海兽纹罐”绘海水、海兽、蕉叶纹以及云纹,其纹线条流畅,敷彩自然,尤其红彩施彩率意,展现了成化瓷器红彩施彩的典型手法和特征。海水翻滚,兽纹似象似狮,瑞兽之形,描绘自然生动。

明成化天字款斗彩海兽纹罐
故宫博物院藏

成化斗彩中更为稀少的是三秋杯,曾由著名的古陶瓷收藏家、鉴定家——孙瀛洲先生在古稀之年捐赠故宫博物馆。斗彩三秋杯已知的一共有两个,由于描绘的是秋天庭院的景色,而秋季一般历时三个月,故有“三秋杯”之称。三秋杯圈足内施白釉, 造型轻灵娟秀,胎体薄如蝉翼,施彩淡雅,画意清新,飞舞于花草间的彩蝶,须足毕具,栩栩如生。

斗彩三秋杯
故宫博物院藏

婴戏纹饰是成化器中少见的题材, 婴戏图小罐与天字罐器型相近。 画面是天空彩云飘浮,一童双手持线放风筝,另两童观看,伶俐欢快,空地辅以桂石、花草等纹饰。除青花外,还填以红、橙、黄、绿、蓝、紫等色彩。婴戏图线条细劲流畅,顿挫自如,显示出纯熟的绘画技艺。

成化斗彩的绘画艺术可圈可点, 有其深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。 明代之初,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恢复画院,在政治上否定元制、恢复宋制。他广揽画家,通过山水画的描绘,来歌颂国家的统一与河山新貌。明代诞生了两位画家皇帝, 宣德帝朱瞻基和成化帝朱见深, 宣德帝是成化帝的爷爷, 他们都大力提倡画院制度,尊重艺术人才,为后世留下了宣德炉和成化瓷这样绝美的文化遗产。

《戏猿图》是宣德皇帝的纸本设色画,画水石间,大小三猿嬉戏。石上一黑猿怀抱幼子,子猿伸臂似在争要什么,情态娇憨可爱。树上另一只黑猿拿着一枝花果,欲投又止,似在戏逗。石周围长着细竹秀草,石下边溪水潺潺。 图中洋溢著温馨亲子之情,寓有崇尚人伦之意。画猿得宋易元吉神韵,背景之竹丛苇草、荆棘枇杷,线条自然流利。山石皴法圆润,得董巨遗韵。整幅画构图中正和谐,与宣宗皇帝雍容大度,颇能呼应。

宣德皇帝《戏猿图》
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
《武侯高卧图》作于宣德三年,是宣德皇帝赐予陈瑄的御作。当时陈瑄已六十有余,宣宗赐画给他的目的是激励他效法前贤为国鞠躬尽瘁,作品描绘的是诸葛亮出茅庐辅助刘备之前隐居南阳的形象。修竹丛下,诸葛亮坦胸露怀,头枕书匣,躺卧于草地上,神态安逸。整幅构图饱满,人物用“钉头鼠尾” 法描绘,线条洗练流畅,背景画竹林一片,笔墨潇洒,显示出相当高的绘画技巧。

宣德皇帝武侯高卧图
故宫博物院藏

《一团和气图》作于成化皇帝十八岁时,粗看似一笑面弥勒盘腿而坐,体态浑圆,细看却是三人合一。左为一着道冠的老者,右为一戴方巾的儒士,二人各执经卷一端,团膝相接,相对微笑,第三人则手搭两人肩上,露出光光的头顶,手捻佛珠,是佛教中人。作品构思绝妙,人物造型诙谐,用图像的形式表达了世界和谐的美好愿望,以及阐释华夏自古儒释道和平共处的和谐观。

成化皇帝工笔画《一团和气图》
故宫馆藏瑰宝

成化斗彩不仅彰显了画工们纯熟高超的画技,还承载了宣德皇帝,成化皇帝的画风和艺术修养。  天字罐“独与天地精神往来”的天趣, 鸡缸杯“温馨呵护”的人趣,三秋杯”欲落还飞”的景趣,婴戏图”无拘无束“的童趣, 成就了一代名瓷, 也引发了世人对一代帝王“在无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”的无限遐想!

后记:

明代皇帝也许是基因问题, 大多寿命不长,因病去世者居多。 明仁宗朱高炽活了47岁、明宣宗朱瞻基活了38岁、明英宗朱祁镇活了37岁,而朱见深的叔父景泰帝朱祁钰只活了30岁。此后,继任者明孝宗朱祐樘也只活了36岁。所以大明宫廷中叔伯之间、兄弟之间为争夺皇位明争暗斗费尽心机,这样也连累到下一代太子的位置,成化帝就是其中之一。而成化帝通过他的画作和成化瓷留给后人的印象却是有情有义,祥和浪漫,雍容大度,这样的精神遗产也影响着后世的帝王和执政者。 

孙瀛洲先生曾总结成化款识的特点:“大字尖圆头非高,成字撇硬直到腰。化字人匕平微头,制字衣横少越刀。明日窄平年应悟,成字三点头肩腰。”

底心青花双方栏内楷书
“大明成化年制”双行六字款。

成化斗彩瓷器的特点是,釉下青花与釉上彩协调融合,孙赢洲老先生首次提出了成化斗彩“姹紫”这一新的概念,孙先生对“姹(差)紫”有这样的描述:“它是烧造时差异的色疵,所以称为差紫,可以肯定地说,凡带差紫色的成彩绝为真品”。”所以“姹紫”是鉴别成化斗彩的绝对依据,那些没有“姹紫”色彩的成化瓷另当别论。如三秋杯蝶翅上所施紫彩即著名的姹紫彩,其特点是色浓无光,为成化斗彩所仅有,也是后世仿品望尘莫及的。过去有人对此色不甚了解,每清洗便误认为是污垢而刮削,损及彩釉。

斗彩姹(差)紫图示


由于成化斗彩的名贵,引来仿制不息。明代后期, 清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庆、道光各代无不仿烧。

明嘉靖仿成化多穆壶

雍正官仿成化小碟

婴戏纹是陶瓷人物纹饰的传统题材, 唐、 宋、 元、 明、 清、 民国及当代各时期婴戏纹各有特点,受当时政治、 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。例如成化官窑婴戏纹饰布局疏朗,以写意为主,清新活泼;乾隆官窑婴戏纹饰绘工精湛规矩,肌肉丰满,头部略大,但比例基本合理。帝王的性格特点和精神状态从婴戏纹的姿态可窥见一斑。  

乾隆官窑麒麟送子茶罐

(编辑:Maggie 2021 年于多伦多, 资料来源:网络与藏家)

今日之声联系方式:info@voicetoday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