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般红紫斗芳菲–瓷之名品宣德红釉
红釉在陶瓷上的追求包含着极其深厚的社会学含义,它不仅仅是对生命原色的尊重,更深层次的是中华文化初始之色的刻意表达。
古人在陶瓷红色追求之路上走的艰辛,红釉偶然生成的条件苛刻,不像青、赭、黑、绿、黄等诸色自然生成过程的条件宽泛,在千度以上的高温中,以铜为呈色剂的真正意义的红色,只有百分之一的空间条件,稍有倦怠,形成条件转瞬即逝。
唐代红釉, 让红釉依附于瓷之上,对古人来说是个天大的难题。在千度以上的高温区,只有铜元素能让瓷器呈现真正意义的红色,但呈色的宽容度极窄,过高过低,铜红色都会“灰飞烟灭”,留下一片空白。红釉在唐,只有长沙窑一枝独放,且长在深山人未识;长沙窑的红釉,虽罕见但证明了铜红釉早诞生了几百年。
宋代红釉, 按照过去陶瓷史说,北宋已能烧造完美的钧窑了,钧窑之中的玫瑰紫开陶瓷红釉之先河。内蓝外紫,在没有红色可资比较的年代,它可称之为玫瑰红。钧窑红釉作品过去在陶瓷界声望颇高,“钧窑挂红,价值连城”虽为市井浅显见识。但也从侧面说明了红色在钧窑中的重要性。
宋钧瓷泡泡碗
元代红釉, 元代中国制瓷中心移至景德镇,真正意义的红釉在此诞生绝非偶然。首先景德镇具备了红釉生成的条件,其次是元人尚红。除了白色、蓝色之外,蒙古人崇尚红色。高温纯正红色作品在景德镇、在元代诞生,具有里程碑的意义,红釉从此真正登上历史舞台。
明代红釉, 当明朝江山坐定以后,景德镇窑厂立刻生机勃勃。尤其洪武御窑厂的恢复,红釉瓷器给皇宫增添了喜色。
永乐红釉其红通透,鲜红如血。故明代文献就称之为“鲜红”,直呼其名,倍感亲切。告别了元末明初红釉色调暗且不透亮的历史,永乐鲜红之鲜之红,让世人有了“鲜红为贵”之说。。
过去总说永宣不分,其实还可以细分。一入宣德,红釉之红又开始沉着,“牛血红”显然不是鲜红。景德镇1988年出土的宣德红釉桃形壶,桃花作盖,壶身塑枝叶,色暗沉静,与永乐之红的强烈,形成对比。故宫博物院藏宣德红釉僧帽壶,其色凝重,让人不觉红色是红,宣德红釉如“初凝之牛血”之说,在此得以印证。永乐之红充分,宣德之红饱满;永乐之红娇媚,宣德之红老辣;永乐之红阴柔,宣德之红阳刚;红釉至永宣,攀上高峰,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
明宣德红釉渣斗
“永宣之后,红釉瓷在明代竟成绝响,后世再不能及”, 明朝红釉至此已让后世无话可说。尽管永宣之后还有成化、正德、嘉靖,都烧过红釉,那不过是秋风过后尚未飘零的几片树叶。
高10cm, 口径13cm
清代红釉,度过漫长的冬季,红釉在明永宣之后的两百年间几无建树。直到郎廷极的出现,终于在康熙晚期成功烧造出红釉。郎廷极的意图明显,直逼永宣红釉,在康熙红釉诞生的那段日子,很多人认为郎廷极仿永宣红釉几乎可以乱真。在景德镇还流传一句古话:“要想穷,烧郎红。”可见红釉烧造的难度有多大。郎廷极在郎窑红创烧的同时,还恢复了霁红,创烧了豇豆红。红釉在清康乾盛世无疑是百花盛开,推陈出新的黄金年代。
郎窑红釉观音瓶, 故宫博物院
红釉在瓷之色的追求上技术难度最大,唐宋之前毫无诞生的迹象,即使在唐在宋,红釉也从未挺直腰杆。中国工匠永乐超过一千年的时间,在瓷之路上跋涉。红釉是我们民族的一大发明,发明的历史虽短,追求的历史却很长。
渣斗,顾名思义是专用于盛载肉骨鱼刺等食物渣滓的器物。明代宣德时期,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,是中国古代青花瓷的高峰。宣德青花瓷造型秀美、器型多样,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,渣斗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,但也往往被投资者所忽视,人们更加会关注大型器物,如瓶、盘。
在2008年香港苏富比的春拍中,一件明宣德·青花蕉叶水波图渣斗,以984.75万港元的价格成交,不仅创下了渣斗成交的新纪录,而且整个拍卖过程也是异常激烈,中国买家林华田也加入战局,最后成功竞得。
在古代有很多类似渣斗样式的器具,功能也有所不同。根据前些年出土的辽宋壁画,人们发现了类似渣斗的器物。该渣斗出现的场景是饮茶的场合,被人捧在手里,看其穿着地位也不低,因此有研究渣斗可能是一种茶具器皿。不管其使用功能,在艺术领域,渣斗属于精美的瓷器。以那件被拍卖的渣斗形制的花盆为例,通体天蓝色,器身晶莹光泽,堪称钧窑瓷器的佼佼者。提到渣斗的艺术,还需要回顾整个渣斗的历史。渣斗从晋代开始出现,到唐宋以后开始渐渐流行,比较常见的是瓷器材质。唐宋以后正是瓷器发展的黄金期,因此瓷质渣斗也迎来了春天。
宋代越窑、耀州窑、官窑对渣斗均有烧制,到了元以后,景德镇也烧制出一定数量的渣斗。常见的渣斗有青釉、蓝釉,甚至还有郎窑红。
从功能上来看,不管是用来装食物残渣还是用来当“痰盂”,渣斗好像并不是什么上得了台面的器物,但是从文化角度,渣斗是众多传统器具形制中的一员,对研究古代器物有着非常大的参考作用。从艺术角度,渣斗形制与瓷器工艺的结合,构成精美的艺术品。
北宋 钧窑天青釉渣斗 美国福瑞尔博物馆藏
渣斗中比较名贵的是由宋代钧窑烧制,据说从民国开始,在民间便很难见到,一旦出现也会被人高价搞到手。想要近距离欣赏渣斗的英姿,只能到各大展览馆。
清乾隆 画珐琅花卉渣斗
资料来源:网络与藏家,《紫禁城》2009年08月刊《马未都谈瓷之色百般红紫斗芳菲— 红釉》
(编辑:Maggie 2021年11月于多伦多, info@voicetoday.net)
–广告–